最近幾年,我國國內廢舊活性炭回收量呈現持續增長的勢頭,但是我國廢舊活性炭報廢周期剛剛來臨,國內產生的廢料還不能完全滿足再生活性炭產業對原料的需求,而未來十年我國人均活性炭資源消費量要比現在翻一番。再加上《中國制造2025》提出的綠色制造要著力解決我國經濟發展的環境和資源的制約問題,可以預見我國再生活性炭產業的發展空間還很大。特別是在強化節能減排目標的情況下,預計今后5-10年,進口廢料仍將是再生活性炭產業重要的原料來源,我國對國外優質廢料的需求不會減少。
基于以上判斷,我們認為進口廢舊活性炭的“新常態”將呈現以下特點:
一是進口量減少。隨著國內人工成本、環保門檻日益提高,我國進口廢舊活性炭的比較優勢日漸削弱,進口量下降難以逆轉。
二是進口品種減少。隨著制造業轉型升級,對原料的需求也更加精細,未來勢必會有選擇地進口高品質的、更適合我國處理的廢舊活性炭品種,進一步發揮我國制造業優勢。
三是定點企業減少。我國進口加工定點企業有600多家,為便于監管,規范秩序,未來勢必減少定點企業數量,鼓勵有專業優勢、有長期進口經驗、貨源穩定的專業化公司從事廢舊活性炭進口加工利用。
另外,再生資源進口加工廠是進口廢舊活性炭加工利用的重要載體,未來我國勢必會進一步強化廠建設和優化升級,推動進口加工定點企業進入廠集中監管。
綜上所述,進口廢舊活性炭作為我國再生活性炭原料的重要來源,其資源環境優勢對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至關重要,短期內難以替代。當前,世界經濟仍處于深度調整之中,我國經濟下行壓力還在加大,當務之急,應科學研判廢舊活性炭進口政策導向,跟上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腳步,主動適應新常態,引領新常態,通過更好地利用國際市場優化資源配置,推動我國再生活性炭產業更有質量的增長,為我國資源節約、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做出新的更大貢獻。